2022年1月24日,中国工业报2021“智造基石”优选榜(第三届)近日正式揭晓,优也钢铁行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源智能导航系统获评工业互联网年度优秀案例,优也为钢铁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之使命更添动力。

“智造基石”优选榜是中国工业报社的年度品牌活动,以“推介优秀 促进融合 壮大生态”为宗旨,面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三个方向,目的是挖掘数字化转型中成效突出的工业企业及优秀服务商,推进优秀解决方案、案例的复制和推广,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全国总计18个项目入选优秀案例,优也钢铁行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能源智能导航系统荣列其一。

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中国基础工业资源效率提升。公司已为多家基础工业企业带来总计超过每年10亿人民币的降本增效收益。依托自主开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Thingswise iDOS工业数据操作系统支撑与强大的运营管理咨询能力及工业算法和软件能力,连续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大数据技术架构白皮书》、《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白皮书2021》(平台价值篇)等白皮书。

优也丰富的工业经验和能力沉淀为Thingswise iDOS一个平台及质量管控、质量管理、能源及碳排放管理、绩效管理、设备运营等5大应用领域,并以此为基础,汇聚成包括实时数字化运营、质量大数据、智慧能效、智慧绩效、智慧设备运营等面向流程工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目前优也工业能效智能化业务已经在石油石化、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等行业全面开花,服务国内50多家领军工业企业。

钢铁行业是高能源强度行业,总体资源效率利用距离国际先进水平有30-40%提升空间,行业痛点较多。例如,以钢铁行业为主的冶金行业在能介系统方面存在着间歇性能介供应不足与系统资源放散交错并行的状态,比如钢铁行业的煤气/氧气等系统、制铝/化工行业的蒸汽系统,其能介系统受产/用端供应与需求不均衡,及系统自身柔性生产供应能力不足等情况,能源资源的供需耦合矛盾较为普遍,部分行业资源损失千万规模。

在安阳钢铁集团,优也支撑搭建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钢铁能源智能调度导航系统,目标是帮助企业节能降耗5%,提升整体能源运营管理效率,涵盖各煤气、氧气、蒸汽、压缩空气等全栈能源介质。该项目已进入上线验证阶段。预期将推动该钢铁企业能源运行管控模式的变革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按行业理论测算,可降低公司总能源消耗5~10%左右;在管理方式上,将实现从经验调度到数据决策的智能调度的转变。

从市场规模角度来说,中国具有300家以上规模高载能、高载碳钢铁企业,能源智能调度系统基本未升级。从节能空间角度看,按5%节能计算,每家能源成本平均20亿元,每年可节降300亿能源消耗。从减碳效果出发,钢铁碳排放占比7.2%,如果每年可按5%的减碳效果,对于总体减碳效果有巨大影响。

上海优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中国基础工业资源效率提升,截至2021年底,优也已为多家基础工业企业带来总计超过60亿人民币的降本增效收益。优也丰富的工业经验和能力已经在自研的Thingswise iDOS工业数据操作平台上沉淀了质量过程管理、能源智能化管控系统、碳排放管理、绩效管理系统、设备运营系统等5大应用领域的相关数字化解决方案。

优也拥有一支在基础工业资源效率领域内的行业专家队伍以及在工业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的超强研发团队。优也团队将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卓越运营管理和工业知识深度融合,创新提出系统性节能降碳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引领基础工业降本增效及双碳目标落地的同时,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及场景创新应用引领了方向。优也在钢铁、化工、纺织、铝业、燃煤发电等基础工业的能效解决方案和案例,近年来相继入选相关行业白皮书,具有较大的行业贡献。

同期,优也还入选了中国工业报2021“智造基石”优选榜数字化赋能“双碳”特别贡献企业,优也智能热电平衡优化系统在中国工业报2021智造基石优选榜活动中,入选工业互联网年度创新方案。敬请关注相关报道。

《中国工业报》是我国工业与信息化领域权威主流媒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致力于推进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创新强国建设。2021“智造基石”优选榜是中国工业报社在该领域推出的第三届评选发布活动。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优也”公众号。

关于优也

成立于2016年的优也是集咨询、平台和智能工业APP三位一体的数字化转型及工业能源管理服务商,旗下拥有专业而强大的管理咨询团队、经验丰富的工业团队、核心技术团队和比肩世界的软件团队,拥有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原生为技术引擎的数字孪生中国原创型基础工业数据操作系统 Thingswise iDOS以及面向基础工业企业提升生产运营水平、能源利用水平、设备运营能力等系列工业智能APP应用系统,目前优也相关业务业已覆盖钢铁、有色、燃煤等众多基础工业行业,在新一代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低碳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探索。